趙鐵英開創“遼峰”葡萄新“門派”

趙鐵英在葡萄核心基地查看葡萄長勢。
本報記者 許剛 文并攝
8月27日,在臨近遼陽燈塔市遼峰小鎮的路邊,掛著“遼峰葡萄”橫幅的攤亭陸續擺了出來,一年當中最佳的葡萄采摘季悄然開啟。
趙鐵英卻不著急,他仔細端詳著自家種植基地里已經壓彎藤蔓的葡萄說:“等上半個月再摘,那時的口味才最好。”
今年74歲的趙鐵英,種葡萄已經有31個年頭了。他培育出的“遼峰”葡萄遠近聞名,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認證。2020年,趙鐵英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談到這份榮譽,趙鐵英告訴記者,始終把“知識改變命運”作為人生信條,把學習并掌握農業科技作為最重要的事,讓他不僅開創了“遼峰”葡萄這一“門派”,還經過不斷學習和實踐,創建了一整套“遼峰”葡萄栽培的“武功秘笈”。
這一切要從趙鐵英跟葡萄結緣說起。
“我父親是上世紀50年代的大學生,學的是生物,后來成為生物老師,這讓我從小就對這些知識感興趣。”趙鐵英回憶道,雖然中學未畢業就務農,但他一有空就去讀父親收藏的生物類書籍,后來更是憑借念的兩年函授大學,成為當地少有的知識型農民。
“隨著國家出臺鼓勵政策,我意識到,想致富必須開創新品種。于是,我開始嘗試種植適合本地種植的葡萄。”1994年,趙鐵英從沈陽農大、省農科院、熊岳農科院先后引進了十余個葡萄新品種,開始在燈塔市柳條寨鎮大新莊村自家地里試種。
“有時頭年種次年就掛果,但因為經驗不足,產量和品相都很一般。”但趙鐵英心態好,在他看來,起碼掙到了一年的經驗。帶著總結出來的問題,趙鐵英不斷地跑去省內各科研院所學技術、取真經。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葡萄種出個樣兒來。
在生物育種技術上有個術語叫“提純扶壯”,是指通過遺傳手段培育高效高質農業品種。功夫不負有心人,1999年,經過不斷地“提純扶壯”試種,趙鐵英在自家葡萄園的“巨峰”葡萄嫁接叢中偶然發現了變異單株。
“它的葉片又厚又大,果粒比‘巨峰’大、味道比‘巨峰’甜,這正是我想要的新品種!”趙鐵英欣喜若狂,趕緊把這株新品種葡萄樹精心看護起來,留作第二年擴大培育。
“說實話,這種發現十分偶然,甚至可以說需要一定的運氣。”時至今日,趙鐵英說起當年的情景依然激動。但以他的經驗看,如果不是非常執著并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這樣的單株新品種很容易被忽略。
經過8年時間,趙鐵英將新品種葡萄的栽種面積穩定在20畝。2007年9月,趙鐵英申請了新品種鑒定,省種子管理局組成5人專家組進行鑒定。
最終,專家組一致通過鑒定,評語是“該品種綜合性狀和品質優于‘巨峰’,建議加大推廣力度,擴大栽培面積”,并將其定名為“遼峰”葡萄。趙鐵英因此成為我省以普通農民身份培育成功葡萄品種的第一人,正式開創了“遼峰”葡萄新“門派”。
成為“遼峰”葡萄“掌門人”的趙鐵英首先想到的就是把“門派”的規矩定下來,并把栽種的招數寫成“秘笈”,這樣才能確保穩定發展。
憑借30年的經驗,趙鐵英制定了一套科學的種植方法和管理制度,從初期的施肥、剪枝、疏果,到中期的防病、防蟲、防澇,再到后期的采摘、包裝,趙鐵英都嚴格要求種植戶按照他制定的標準執行。
現今,趙鐵英又將裸地栽培全部改造升級為設施栽培,為葡萄蓋起了大棚。這一舉措有效避免了冰雹的危害,減少了除草劑等農藥的污染,抑制了病蟲害,提高了葡萄產量和品質。同時,設施栽培可以使葡萄提前或延后上市,大大提高了種植收入。
“從‘遼峰’葡萄定名后,我就開始不斷總結制定‘遼峰’葡萄種植的各種相關標準,把每項標準都精確到固定的數值,做成一個小冊子。”趙鐵英把一本有關“遼峰”葡萄種植的小冊子遞過來,記者發現,里面的內容十分詳細:標準果實每串50顆、最大每顆20克(大于“巨峰”3克),甜度為20%(優于“巨峰”3%),畝產控制在1250公斤,同等條件下比“巨峰”早熟7天……
“這可是我多年來通過實踐摸索出來的結果,每一個數據都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校正。”趙鐵英把從栽培模式、花果管理、水肥調控、病蟲害防治直至產量控制等核心技術及數據毫無保留地寫在小冊子上,甚至連搭建冷棚的具體參數都包含在內,這真真正正是一本“遼峰”葡萄栽培的“武功秘笈”。
有了“秘笈”的趙鐵英卻不保密,反而無償地將其發放傳授給果農。在小冊子最后還印有他的聯系方式,便于果農隨時咨詢。2001年,趙鐵英擔任了當地的葡萄協會會長,經常利用冬閑期間無償到各村講授葡萄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春夏秋3個生產季節,則隨時到田間指導。
為進一步推動當地葡萄產業發展,趙鐵英成立了葡萄種植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共同發展。趙鐵英不僅為合作社成員提供優質的葡萄苗和技術指導,還幫助他們解決銷售難題,實現統一管理和品牌化經營。
在合作社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種植“遼峰”葡萄。近年來,“遼峰”葡萄在質量提升的同時價格也隨之提升,每公斤能比普通葡萄多賣出2倍甚至更高的價錢。
據燈塔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遼峰”葡萄的種植面積達1萬畝,年產量1.5萬噸,產值3.6億元,真正成了當地農業的一張“金名片”。
如今的趙鐵英盡管已年過七旬,但每天仍是天一亮就騎上他的小電動車,到位于柳條寨鎮的400畝“遼峰”葡萄核心基地查看葡萄長勢。“沒辦法,這一輩子就認準葡萄了!一天不看,心里就不安。”趙鐵英笑著說,“何況我還得不斷查看長勢,與時俱進呢!”
看來,趙鐵英的“武功秘笈”永遠沒有結尾。
責編:張曉楠
審核:劉立綱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