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有為善為推動營商環境全面優化
厚植沃土興萬木
——遼陽有為善為推動營商環境全面優化
本報記者 劉家偉
“前7個月累計緩繳稅費500萬元,第三方服務費省下近20萬元,流動資金壓力緩解,生產活力釋放,今年營收力爭再上一個新臺階!”談起家門口建起的保稅罐,遼寧圣德華星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明江獲得感滿滿。
圣德華星是遼陽精細化工產業領域的“骨干”,但企業一直受困于一個“老難題”——關鍵生產原料需依賴第三方間接進口。如何實現原料直采、緩解資金壓力,助力企業釋放更大潛力?
遼陽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主動靠前服務,商務等多部門聯動,將東北地區首個公用型保稅罐建在企業的家門口。“節省第三方服務費不說,原料隨提隨用隨清關,制度性交易成本明顯降低。”張明江表示,這保稅罐就是觀察遼陽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獨特窗口。
當下的遼陽,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讓企業“辦事更方便、賺錢更容易”,正從政府的主觀努力變成企業的精算結果。
遼陽的“經濟森林”,發展“生態”如何?增速里看答案。
近兩年,遼陽實有經營主體增速、引進國內實際到位資金增速,始終位列全省前茅。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位列全省第四,創“十四五”以來最好位次。
三個增速,一個看“活力”,一個看“引力”,一個看“潛力”。從這“三力”可以看出,遼陽的營商環境越變越好,投資者對遼陽的預期持續增強。
無事不擾,有事必應
“發展環境好了,人氣旺了,熱度高了,每個在遼陽工作生活的人都是受益者。”在遼陽,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共識,并非零散觀點的簡單疊加,而是一場上下同欲、覆蓋各類群體的同頻共振,這種開放豁達的重商基因是刻在遼陽人骨子里的特質。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遼陽擁有23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東北地區建置最早的城市。這片古老的土地,為臨河而生的襄平人種下了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文化基因。以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范城市建設為牽動,遼陽成為全省民營經濟發展活躍、特色鮮明的地區。然而,近年來,受多重不利因素影響,遼陽各類經營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的發展一度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
遼陽市委、市政府深刻意識到,信心賽過黃金,優化營商環境正是提振信心、激發活力的關鍵之舉。為此,遼陽以“政府更有為”推動“市場更有效”為抓手,圍繞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良法善治的法治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等重點,全面優化升級營商環境,核心就是要讓企業“辦事更方便、賺錢更容易”,從政府的主觀努力變成企業的精算結果。
召開千人大會,持續釋放全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強烈信號;立法出臺《遼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條例》,亮出堅定支持企業的鮮明態度;實施“免申即享”“一件事一次辦”等標志性改革,讓企業辦事更方便……遼陽舉全市之力優化營商環境,為各類經營主體注入發展信心和動力。
“首批通過‘富業智云’農業智慧平臺指導養殖全過程的肉雞已出欄,從目前的效果來看,僅飼料和水這塊,每年就可節約成本約50萬元。”遼陽市富業永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石山磊說,“政府部門的精準幫扶,轉化為我們企業看得到的紅利。”
將時間的指針撥回9個月前,石山磊的心情與現在的輕松愉悅完全不同,每天都焦躁不安。當時富業永生正搶抓數字化浪潮機遇,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但手中的資金不足,如果籌不到錢,直接影響項目的實施。
“缺少抵押又沒有擔保,像我們這樣的涉農中小微企業融資太難。”不想錯過發展良機的石山磊向農業農村部門求助,很快就得到反饋,“金融部門今年首次推出一款叫‘遼農振興貸’的產品,既不需要抵押物,也不需要擔保,憑借對企業信用評估就可放款。”在遼陽農業農村部門的幫扶推進下,石山磊最終拿到了300萬元貸款,項目成功上馬,企業發展信心大增。
“有事必應”,讓企業發展信心大增。而“無事不擾”,則讓企業輕裝上陣,心無旁騖做大做強。
走進位于遼陽市生態環境局辦公大樓7樓的遼陽市生態環境智慧執法平臺辦公區,只見實時跳動的各種數據如同生態環境監管的“數字脈搏”。一旦發現排污單位在線數據出現異常,預警機制即刻啟動,相關信息將通過平臺或微信等方式及時推送給企業環境管理人員。
“以往的監管需要執法人員到企業現場進行污染物排放的監測檢查,如今通過智慧執法平臺,對企業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數據跟蹤調度,只要鼠標一點,所排查的問題就會出現,我們根據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判,分類處置,實現對問題企業及時提醒幫扶,對違法企業有效精準監管。”遼陽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隊長劉漢武介紹,這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監管“一刀切”的問題,有效節約政府行政資源、提高執法效率的同時,還減少對合規企業的現場擾動,使其專心致志謀發展。
年初以來,遼陽市通過平臺開展遠程巡查、數據比對,累計實施非現場檢查1500余家(次),依托推送的違法線索開展線下核查屬實違法問題12件??此撇还埽瑢嶋H上卻管出了高水平,裝備了科技手段的這只“有形的手”,在遼陽優化營商環境中大顯身手。
“在遼陽經商,企業辦事不用求人。”“隨叫隨到、不叫不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政府服務就像‘陽光雨露’一樣,平日里無事不擾、沒有感覺,需要時無處不在、有事必應。”……
“無事不擾,有事必應”,已成為遼陽政府“有形之手”有為善為的最好注腳。
栽好梧桐,鳳自來棲
“雖然通過立邦牽線過來的,但到遼陽一年多,感受最深的是我們來對了!”遼陽唯天包裝器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格說,在遼陽工作生活都非常舒心,歸屬感很強。
故事還要從兩年前說起,作為全球著名的涂料制造與服務商,立邦伴隨市場的快速發展,把在東北地區布局新工廠提上了重要日程。2023年7月,經省駐滬辦牽線搭橋,立邦公司受邀請來到遼寧,同遼陽燈塔市展開了對接。
“提前為我們準備了待拍凈地塊、工業園區、閑置廠房等多套選址方案,我們中午提出可否提供航拍簡圖的要求后,利用無人機航拍制成的簡圖下午就交到了我們手中,這種優質高效的服務遠超預期。”立邦新型材料(遼寧)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豹回憶,立邦公司被遼陽誠懇的招引態度及熱情周到的服務深深打動。
隨后,經過對多個投資區域的研究論證,立邦作出將項目落戶遼陽燈塔市的決定。
意料之中,遼陽沒有讓立邦失望。市縣兩級多個部門聯動,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便幫企業完成了注冊、立項、能評批復、廠房租賃等工作。最終,項目從進場施工到投產開創了國際涂料行業100天建廠的速度先河,更是跑出了投產4個月便升規的加速度。
“我們不僅僅是提供一塊地、一個廠房,更是要打造一個讓企業安心發展、舒心成長、專心壯大的港灣,確保企業引進來、留得住、發展好。”遼寧燈塔經濟開發區自然資源和建設一部副部長艾威的話語,透露出的是遼陽對企業的真誠與承諾。
正是被這種真誠與承諾打動,立邦對配套伙伴熱情推介遼陽,當起遼陽的“招商特使”。天津市唯天涂料包裝器材有限公司因此同遼陽結緣,在遼陽投資建設了子公司——遼陽唯天包裝器材有限公司。
“營業執照等各種手續一周幫著辦齊,設備安裝一個月完成……”徐格感觸頗深,遼陽務實高效的服務環境真正轉化為企業可知可感的“時間效益”和“經濟效益”,這里每個人對待客商如同家人一般,遇到困難都會毫不猶豫地上前“搭把手”。
去年,在遼陽唯天即將投產之際,由于環境不熟,外出招工沒找到勞務市場的徐格誤入燈塔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機關辦公區,原以為會無功而返,沒想到還有意外之喜。
“進門后遇到個女同志,我把招工的需求說了下。她拿出手機加了微信讓我把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等信息傳給她,說會通過微信朋友圈、本地媒體幫忙推介,還說效果應該不錯。”徐格半信半疑地回去等了兩天,結果第三天就不斷有人到企業應聘,所需的工人很快就招滿了。
“到現在都不知道在燈塔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遇到的那位同志是干啥的,叫啥名。”徐格說,遼陽有賓至如歸的溫暖,現在他也開始向其他企業朋友推介遼陽,希望更多企業家走進遼陽、愛上遼陽、扎根遼陽。
栽好梧桐,鳳自來棲。來自山東淄博的旺林新材料項目一期投產后,追加投資的二期項目正在推進;遼陽籍企業家——上海燕歸來集團董事長孫江燕返鄉投資打造的國際溫泉康養小鎮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今年前8個月,遼陽實現新簽約項目198個,已落地項目149個,當下的遼陽,已成為各類國企、民企、外企競相登陸的投資洼地。未來,遼陽將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持續增強各類經營主體的獲得感、禮遇感、歸屬感。
責編:徐 碩
審核:劉立綱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