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穩了 風險降了 效益漲了
煉化行業的“硬骨頭”被大連西太平洋石化公司啃下——
裝置穩了 風險降了 效益漲了
本報記者 曲琦
在煉化行業有個沒人能啃下的“硬骨頭”:原油品質時好時壞,裝置里上百個參數“牽一發而動全身”,傳統優化模型跟不上實時生產節奏,全流程在線優化問題亟待解決。近日,大連西太平洋石化公司(以下簡稱“大連西太”)的“基于數據驅動的常減壓實時閉環優化方法”項目,以一場亮眼的驗收考核解決了這項難題,為煉化行業智能化轉型找到了新路徑。從此,千萬噸級常減壓裝置的儀表盤不再依賴人工反復調校,原油性質多變、參數非線性關聯的行業難題被AI算法破解,企業的效益也將隨之增長。
為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大連西太拉起了一支跨學科戰隊——工藝、設備、自控、信息領域的專家擰成一股繩,硬是闖出了自成一派的“感知—決策—執行”全流程智能優化技術路徑:先給生產數據“做體檢”,用專項算法清洗修復雜亂數據、分析時序規律;再讓AI“拜師”行業專家,把老師傅的經驗和深度學習技術融合,挖出數據里藏著的生產規律;更厲害的是,團隊把換熱網絡的核心機理嵌入數字孿生模型集群,同時開發裝置動態模型、678個分鐘級軟儀表監測體系及設備異常檢測模塊,就像實時在線的電子眼,給裝置裝上了一套全鏈條智慧防護網。
“以前人工調參數,不僅慢,還容易有偏差;現在借助AI算法深度挖掘生產數據價值,精準適配不同的工況需求,優化調整效率較人工提升了80%以上。”談起項目效果,大連西太煉油二部科研項目負責人張家華滿是感慨。這套系統投用后,裝置像被按下了穩定鍵,關鍵工藝參數的波動幅度平均降低40.32%,航煤收率多了0.21%、柴油收率漲了0.86%,石腦油餾程、常一線閃點這些關鍵指標的預測精度直接沖到了行業前列。
算下來,就靠這些指標的優化,企業每年能多賺6855.8萬元!“裝置穩了,風險降了,效益還漲了,這為智慧煉廠建設打下了實打實的基礎。”大連西太生產運行部主任齊恒山說,如今,這套“AI+”工藝的技術路徑,不僅讓大連西太的常減壓裝置邁入數據驅動的新階段,更給整個煉化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樹起了可學可鑒的技術標桿。今年以來,大連西太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穩居中國石油煉化企業第一梯隊,其中裝置運行平穩率、經濟增加值、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在中國石油千萬噸級煉油企業中排名第一。
責編:齊志揚
審核:劉立綱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