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以容錯機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海城市王石鎮黨委委員金瑞明(左)在王石鎮南果梨種植基地,幫助農戶分揀南果梨。 受訪者供圖
本報訊 記者曲宏報道 如何打消干部“多干多錯、少干少錯、不干不錯”的顧慮,是困擾基層的一個問題。近年來,海城市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以精準化容錯撐腰機制激勵干部干事創業,敢擔當、善作為。
海城市耿莊鎮干部牛冰杰,是當地第一批容錯激勵政策的受益者。之前他因工作失誤受到黨內警告處分,但他并未因此氣餒。此后7年,他始終堅守在業務繁重的工作崗位,以實干補短板,以盡責踐初心。2021年,經組織嚴格研判,符合容錯條件,牛冰杰被提拔為副鎮長。“接到公示時,我最真切的感受是,組織沒忘記實干者,容錯機制給了我們改過奮進的底氣。”談及這段經歷,他難掩激動。
干部容錯工作的關鍵,在于為敢闖敢試者“卸包袱”,保護黨員干部干事熱情。為讓容錯機制精準落地,海城構建全鏈條體系:事前從動機態度、客觀條件等6個維度科學評估;事中實行專項評估與群眾評議“雙評估”,通過多種形式考察干部政治素質與整改成效;事后落實備案制度,建立容錯數據庫,為決策提供支撐。同時,將容錯機制與干部表現“紅黑榜”等具體舉措有機融合,重點在產業發展、項目攻堅、民生服務等一線積極開展容錯工作。
今年以來,海城已對65名干部實施容錯機制,其中4人獲職務提拔、61人職級晉升。當地“干多干少不一樣”已成為鮮明導向,干部“敢闖敢試”的勁頭持續高漲。
責編:李瑩
審核:劉立綱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