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充電機器人來了 新能源車充電像點外賣一樣簡單

儲能式移動充電機器人正在為新能源汽車充電。 本報記者 呂麗 攝
本報記者 呂麗
新能源汽車車主最怕什么?找地方充電!兜兜轉轉找不到充電樁、長時間排隊等一個充電位、汽車提醒電量過低卻已無法駛到充電地點……這些令新能源車車主煩躁、焦慮的問題有解決辦法了!大連研發的一款汽車“移動充電寶”將“車找樁”變為“樁找車”,“補能”可以像點外賣一樣簡單,目前已通過測試,年內會進駐全國多個城市的停車場。
10月19日,記者在大連坤達自動化有限公司看到了這款能保持高充電功率的新一代儲能式移動充電機器人。它外形小巧靈活,即便在空間有限的停車場等區域也能無障穿行,使用溫度范圍在-20℃至45℃,適應多種氣候。兼容光伏和儲能系統,80千瓦大功率支持快速充放電,如果充電或救援對象是小汽車,充5到10度電足夠開到附近充電樁的話,僅花費5分鐘左右,費用也比拖車更劃算。
研發測試中心人員現場模擬車主充電過程,只需“搜索”“下訂單”“看進度”三個步驟:在手機上自動定位或手動搜索附近支持移動充電的停車場,或者實時查看附近可用的移動充電資源,告知車位、預約充電時間后一鍵下單;“充電小哥”(移動儲能智慧運營平臺)即刻接收任務,確認車輛位置;接著移動充電機器人出動,依靠激光雷達與視覺融合算法自主繞障來到新能源汽車旁,聯系車主(可遠程)解鎖充電口,然后機器人對車自動完成精準充電。整個過程,車主在手機端能隨時查詢充電機器人實時的更新位置以及汽車充電量、時長、費用明細(電費+服務費)等信息,最后在線一鍵完成支付。平臺還能為車主提供智能充電進度提醒、歷史訂單查詢等服務,確保消費透明。據介紹,如果使用城市夜間的風電棄電,一度電0.1元,充滿150度電需15元,城市中心電價如果是0.5元/度,則充滿電需要75元。服務費因所在城市、使用場景不同而有差異。
“移動充電機器人解決了充電樁少、充電樁位被占用或臨時充電‘救急’的問題,車主不用到處尋找充電樁,‘樁’可以自動去找‘車’。”大連坤達自動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剛介紹,使用移動充電機器人充電,車主全程無須下車,也完全可以把車停在一個合適的地方,然后放心去上班或逛街,不用等待充電完畢,實現“無感充電”,省時省事。
“機器人的智能水平還體現在很多方面。”韓剛解釋,移動機器人的后臺“智慧大腦”賦能了精細化管理,可根據訂單量、服務車輛、高峰時段分布等大數據掌握熱門區域需求,智能調度減少空駛并做到精準規劃車輛投放與電量儲備,就像“調度共享單車一樣”。記者了解到,目前大連移動充電機器人已實現量產,將于年內進駐全國多個城市停車場,緩解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問題。
責編:徐 碩
審核:劉立綱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