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鐵路?沈白高鐵|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新開通的沈白高鐵迎來首次大考,累計發送旅客33.4萬人次,體現了其作為東北旅游與城際往來新動脈的重要價值。這條“東北最美高鐵”結束了撫順、通化、白山不通高鐵的歷史,成功連通“天遼地寧”與“白山松水”,為區域發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10月21日,“最美鐵路·沈白高鐵”網上重大主題宣傳活動在遼寧撫順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名人、主流媒體與平臺代表組成參訪團,循著高鐵線路深入遼吉多地,實地探訪高鐵在推動區域協同、整合文旅資源等方面的成效,展現沿線發展新貌。
天塹變通途,千里“關山”一日還
沈白高鐵猶如一條貫通山河的交通紐帶,縱貫遼吉兩地,串聯沈陽、撫順、通化、白山、延邊等城市,直抵長白山腳下。它的開通,結束了沿線多個地區不通高鐵的歷史,重塑了東北地區的時空格局,為區域協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不久前我去長白山,沈白高鐵還未開通,從長春機場轉乘大巴,一路輾轉,頗費周折。如今坐上高鐵,早上在沈陽吃一碗熱騰騰的老四季抻面,中午就能坐在二道白河畔,嗦一口爽滑的朝鮮族冷面。”網絡名人@李砍柴在社交平臺分享的圖文引發廣泛共鳴,收獲點贊過萬。照片中,他手捧冷面碗,身后是云霧繚繞的長白山主峰,小鎮炊煙裊裊,景致如畫。

沈白高鐵
這“一碗抻面到一碗冷面”的跨越,得益于沈白高鐵帶來的“時空壓縮效應”。過去,從沈陽到長白山,乘坐普速列車需7小時,如今高鐵將行程縮短至2.5小時以內,G8129等“景區專列”更實現了“出站即入園”的無縫體驗。
交通格局的升級,進一步推動了區域經濟地理的重構。沈白高鐵作為東北東部快速鐵路通道的關鍵一環,有效銜接哈大、京哈等既有干線,構建起更密集、更高效的鐵路網絡。

集安鴨江谷酒莊葡萄種植基地
在G331吉林段邊境走廊,集安鴨江谷酒莊出品的“冰紅”“冰白”葡萄酒風味獨具。企業負責人介紹,以往受限于運輸條件,產品主要銷往省內,如今借助高鐵的便捷,這些美酒得以突破地域束縛,當天中午就能現身遼寧市場,深受歡迎。
鋼鐵串山海,萬般勝景入畫來
沈白高鐵的開通顯著提升了交通便利度,直接帶動沿線旅游熱度攀升,今年國慶中秋假期,長白山景區累計接待游客22.17萬人次,創歷史同期新高。

恩都里休閑度假街區
位于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池北區的恩都里休閑度假街區,自今年6月開街以來,致力于打造長白山文化沉浸式度假體驗地,集餐飲、民宿、文創、零售及文化演繹于一體。該街區已成為推動“首發經濟”與“快旅慢游”體系的重要載體,單日最高接待量近4萬人次,累計接待已超百萬人次,有效拉動了周邊餐飲、住宿、交通及零售消費。
沈白高鐵作為東北東部快速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高鐵線路不僅穿越連綿起伏的長白山脈,更將遼闊的東北平原與豐富的旅游資源緊密相連。
“這條高鐵線就像一把鑰匙,瞬間打開了東北旅游的寶藏箱。”在網絡名人@青青河邊巢看來,這把“鑰匙”改變的不僅僅是速度,更是旅行的深度與體驗。

非物質文化遺產:鴨綠江放排技藝
在通化,參訪團體驗了“高句麗遺址+抗聯紀念館+葡萄酒莊”的紅色文化之旅;在撫順,新建成的福順滿鄉文旅路銜接高鐵站點與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形成“一路連多景、一景帶一片”的格局;在白山,實地觀摩了被譽為“林海運河上的活化石”的放排技藝,感受這一獨特民俗的震撼;長白山站更將服務做到極致,景區直通車實現“下高鐵即入園”,讓“快高鐵”完美銜接“慢旅游”。
產業煥新生,高鐵引來四方客
沈白高鐵的開通不僅助力當地文旅產業發展,也為特色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撫松縣萬良長白山人參市場
深秋時節,正值長白山人參交易旺季,在撫松縣萬良長白山人參市場,客商、參農穿梭于各攤位間,快遞員們忙著打包發貨,大小車輛往來穿梭。
高鐵顯著縮短了時空距離,使采購半徑隨之擴大。經營林下參生意十年的賈志瑩表示,以往客戶因地理位置偏遠每年僅到訪一次;如今,沈陽客戶可于周五傍晚乘高鐵抵達,周六選貨,周日即可完成新貨上架。
高鐵帶來的不僅是客流,還有信息流和資金流。“人多、車快、物流省”是給沿線城市帶來的高鐵效應,高鐵正為整個長白地區的優質農特產品打開通往全國高端市場的大門。
網絡名人@煮酒君表示,“沈白高鐵讓‘酒香不怕巷子深’有了新的時代注解。這條‘最美鐵路’正在用速度重新定義市場邊界,為東北的優質資源打開通往全國高端市場的大門,也為我們的鄉村振興和產業升級注入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長白山的雄偉,曾令古人仰慕興嘆;而今,沈白高鐵如一條金色的紐帶,將遼寧的工業文明與長白山的生態文明緊密相連。這不僅是地理空間的連接,更是發展脈絡的融合與戰略的共振。當“心向往之”化為“行之易之”,遼吉兩省正攜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高鐵為筆,以山河為卷,共同繪制一幅區域協同、互利共贏的壯麗發展新圖景。
責編:周藝凝
審核:劉立綱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